不错呦!smile@林凯西,确保“准备文件”中的几个文件都有安装,S...您好,看了您这篇帖子觉得很有帮助。但是有个问题想请...我的修改过了怎么还被恶意注册呢 @jjjjiiii 用PJ快9年了,主要是A...PJ3啊,貌似很少有人用PJ了,现在不是WP就是z...@332347365,我当时接入时错误码没有-10...楼主,ChkValue值应为-103是什么意思呢?...大哥 你最近能看到我发的信息,请跟我联系,我有个制...
从Sql Server2000中导出指定条件的数据
编辑:dnawo 日期:2008-02-20
程序员四大忌,你做到了吗?
编辑:dnawo 日期:2008-02-20
Serv-U搭建服务器连接出错:PORT 模式成功, 请更新你的站点 Profile
编辑:dnawo 日期:2008-02-18
PowerEasy® SiteWeaver™ CMS 6.5点券、有效期兑换多扣修正
编辑:dnawo 日期:2008-02-18
一次网上选购显示器历程
编辑:dnawo 日期:2008-02-17
1.确定选购目标:17英寸纯平CRT显示器
2.到007在线(http://price.fj007.com/tj_html/7_57.htm)搜索所有17英寸纯平CRT显示器报价;
3.比较点距0.25mm和0.21mm的价格后剩下:
2.到007在线(http://price.fj007.com/tj_html/7_57.htm)搜索所有17英寸纯平CRT显示器报价;
3.比较点距0.25mm和0.21mm的价格后剩下:
什么是显示器的带宽?
编辑:dnawo 日期:2008-02-17
带宽是显示器视频放大器通频带宽度的简称,指电子枪每秒钟在屏幕上扫过的最大总像素数,以MHz(兆赫兹)为单位。从表面上看,只需用行频乘以水平分辨率就可以得到带宽。但实际上,电子枪在扫描时扫过水平方向上的像素点数与垂直方向上的像素点数均高于理论值,这样才能避免信号在扫描边缘衰减,使图像四周同样清晰。
水平分辨率大约为实际扫描值的80%,垂直分辨率大约为实际扫描值的93%,所以带宽的计算公式为:带宽=水平分辨率/0.8×垂直分辨率/0.93×场频(屏幕刷新频率),或带宽=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1.344。例如:在1024×768@85Hz的模式下,带宽为1024×768×85×1.344=89.84199868mhz。 带宽的值越大,显示器性能越好。
带宽越高,惯性越小,响应速度越快,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越高,信号失真越小,它反映了显示器的解像能力。与行频相比,带宽更具有综合性也更直接的反映显示器的性能。它造成显示器性能差异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水平分辨率大约为实际扫描值的80%,垂直分辨率大约为实际扫描值的93%,所以带宽的计算公式为:带宽=水平分辨率/0.8×垂直分辨率/0.93×场频(屏幕刷新频率),或带宽=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1.344。例如:在1024×768@85Hz的模式下,带宽为1024×768×85×1.344=89.84199868mhz。 带宽的值越大,显示器性能越好。
带宽越高,惯性越小,响应速度越快,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越高,信号失真越小,它反映了显示器的解像能力。与行频相比,带宽更具有综合性也更直接的反映显示器的性能。它造成显示器性能差异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动态输出表格时单元格动态合并解决方法
编辑:dnawo 日期:2008-02-17
假如我们要输出一个两行N列的表格,其中第一行有N列,第二行有两列,那么第二行就得用td的colspan属性来合并单元格。实际情况是N是未知的,那么colspan的值应为多少呢?我们知道:如果colspan的值小于N-1的话那么表格会变得残缺不全,影响美观。起初我的想法声明一个变量做计数器,统计出N的具体值,然后colspan的值就为N-1!然而在看PowerEasy® SiteWeaver™ CMS代码时给了我一些启发:如果我们能给colspan一个固定值,并保证这个固定值总会比N-1大,那么就不需要多声明一个变量来做计数器了,因为这时表格显示是完整的。下边是测试的代码:
HTML代码
[Ctrl+A 全部选择 提示:你可先修改部分代码,再按运行]

[Ctrl+A 全部选择 提示:你可先修改部分代码,再按运行]
显示器发展史
编辑:dnawo 日期:2008-02-17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高速发展,本世纪最杰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也在不断的进向前步着。对于一个电脑的使用者或者即将购置电脑的人来说,他们也许对CPU、主板、内存、3D显卡等电脑配件更为熟悉或留意,却往往忽略了原本应该更重视的显示器(最重要的电脑输出设备)。其实,显示器的发展是随着电脑的发展而发展的。下面,请跟我来。
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最早的采用绿显、单显显像管的显示器,就连初期的14"彩色显示器也很少见到。当时这些显示器都是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采用的是孔状荫罩,其显像管断面基本上都是球面的,因此被称做球面显像管,这种显示器的屏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是弯曲的,这种弯曲的屏幕造成了图像失真及反光现象,也使实际的显示面积较小。
在此阶段,对屏幕图像的调整也由于受操作系统(主要是DOS系统)的限制,而只能采用电位器模拟调节,也就是显示器下方的一排旋钮,通过这些旋钮可以对显示效果进行简单的调整(包括亮度、对比度以及屏幕大小及方向),这种方法缺乏直观的控制度量,在进行模式转换时容易造成图像显示不正常出现故障的几率也比较大。
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最早的采用绿显、单显显像管的显示器,就连初期的14"彩色显示器也很少见到。当时这些显示器都是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采用的是孔状荫罩,其显像管断面基本上都是球面的,因此被称做球面显像管,这种显示器的屏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是弯曲的,这种弯曲的屏幕造成了图像失真及反光现象,也使实际的显示面积较小。
在此阶段,对屏幕图像的调整也由于受操作系统(主要是DOS系统)的限制,而只能采用电位器模拟调节,也就是显示器下方的一排旋钮,通过这些旋钮可以对显示效果进行简单的调整(包括亮度、对比度以及屏幕大小及方向),这种方法缺乏直观的控制度量,在进行模式转换时容易造成图像显示不正常出现故障的几率也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