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机动车科目二考试项目和操作要求

一、桩考

㈠.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准驾车型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操控车辆完成侧方移位、倒车入库和正确判断车身空间位置的能力。

1.图形设计

图例:
○ 桩杆;  ── 边线;     →前进线;   ┄→倒车线
尺寸:
⑴.桩长:二倍车长;前驱动车,加50厘米;
⑵.桩宽: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中型客车为车宽加70厘米;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为车宽加60厘米;
⑶.路宽:车长的1.5倍;
⑷.起点:距甲库外边线1.5倍车长。

2.操作要求
从起点倒入乙库停正,再经过二进二退移位到甲库停正,前进穿过乙库至路上,倒入甲库停正,前进返回起点。

㈡.牵引车准驾车型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操控牵引车前进、倒车和正确判断车轮行驶轨迹以及在有限区域正确停靠车辆的能力。

1.图形设计

图例:
○ 桩杆;  ── 边线;     →前进线;   ┄→倒车线
尺寸:
⑴.甲、乙库长为整车长加1米,库宽为整车宽的1.5倍;
⑵.甲库四角设桩杆,乙库在靠近甲库的一角设桩杆;甲、乙库之间相距2倍车长,分设在路中线的两侧。

2.操作要求
从甲库向前驶入乙库停正,然后倒入甲库内停正。

㈢.三轮汽车准驾车型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操控三轮汽车前进、倒车和正确判断车轮行驶轨迹的能力。

1.图形设计

图例:
○ 桩杆;  ── 边线;     →前进线;   ┄→倒车线
尺寸:
桩间距为车长加40厘米;桩与边线的距离为车宽加30厘米。

2.操作要求
从起点绕桩前进驶出,再倒车绕桩反向驶回。

㈣.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操控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曲线行驶及转弯的能力。

1.图形设计

图例:
○ 桩位;  ── 边线;     →前进线
尺寸:
⑴.桩与边线的距离为车宽加30厘米;
⑵.桩间距:普通和轻便二轮摩托车为车长加50厘米;正三轮摩托车为车长加40厘米;侧三轮摩托车为车长加80厘米;
⑶.终止线距最后一根桩杆3倍车长。

2.操作要求
从起点处起步按箭头所示方向绕桩行驶至终点处停车。

二、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在坡道上驾驶车辆的技能,准确判断车辆的位置,正确使用制动、挡位和离合器,以适应在上坡路段停车与起步的需要。

1.图形设计

定点停车桩杆距坡底大于1.5倍车长,全坡长大于30米。

2.操作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应通过视觉和感觉及时判断坡道的坡度大小、长短及路宽等道路情况,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控制车辆平稳停车和起步。做到转向正确,换挡迅速,操纵加速踏板、驻车制动器和离合器踏板的动作准确协调。

三、侧方停车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将车辆正确停入道路右侧车位(库)的技能。

1.图形设计

图例:
○ 桩杆;  →前进线;   ┄→倒车线
尺寸:
⑴.车位(库)长:大型客车为1.5倍车长减1米,小型车辆为1.5倍车长加1米,其他车辆为1.5倍车长;
⑵.车位(库)宽:车宽加80厘米;
⑶.车道宽:1.5倍车宽加80厘米。

2.操作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在不碰、擦库位桩杆,车轮不轧碰车道边线、库位边线的情况下,通过一进一退的方式,将车辆停入右侧车位(库)中。

四、通过单边桥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准确运用转向、正确判断车轮直线行驶轨迹、操纵车辆不平行运行的能力。

1.图形设计

尺寸:
⑴.桥宽:20厘米;
⑵.桥高:小于等于车辆最小离地间隙,摩托车桥高为5厘米,小型汽车桥高为8厘米,其他汽车桥高为12厘米;
⑶.甲乙桥横向间距:车辆轮距加1米;
⑷.甲乙桥纵向间距:牵引车挂车为2倍轴距,小型车辆为3倍轴距,其他车辆为2.5倍轴距;
⑸.桥面长度:1.5倍车辆轴距;
⑹.坡度:小于等于7%。

2.操作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按规定的行驶方向,正确操纵转向,将汽车的左、右侧前后车轮依次平稳、顺畅地驶过甲、乙两桥;三轮汽车、三轮摩托车用左、右后轮依次平稳、顺畅地驶过甲、乙两桥。
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从桥上平稳、顺畅通过。

五、曲线行驶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操纵转向、控制车辆曲线行驶的能力。

1.图形设计

尺寸:
⑴.路宽:大型车辆为4米,小型车辆为3.5米,摩托车为2.5米;
⑵.半径:大型车辆为12米,小型车辆为7.5米,摩托车为5米;
⑶.弧长:八分之三个圆周。

2.操作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从弯道的一端前进驶入,减速换挡,以低挡低速从另一端驶出。行驶中不得轧弯道边缘线,转向自如。  

六、直角转弯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在急弯路段驾驶车辆时,正确操纵转向、准确判断车辆内、外轮差的能力。

1.图形设计

尺寸:
⑴.路长:大于等于1.5倍车长;
⑵.路宽:小型车辆为轴距加1米,半挂牵引车为牵引车轴距加3米,其他车辆为轴距加50厘米。

2.操作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按规定的线路低速行驶,由左向右或者由右向左直角转弯,一次通过,中途不得停车。

七、限速通过限宽门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在一定车速下对车身位置的正确判断能力。

1.图形设计

尺寸:
⑴.路宽:大于等于7米;
⑵.门宽:车宽加60厘米。
设置:
共设置三个限宽门,三门之间各相距3倍车长,1、3两门设置于正对位置,2门与1、3门偏移一个门宽位置。

2.操作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以不低于20公里/小时的速度,从三门之间穿越,不得碰擦悬杆。

八、通过连续障碍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通过连续障碍时,对车轮行驶轨迹和内、外轮差的判断能力。

1.图形设计



尺寸:
⑴.路宽:7米;
⑵.圆饼直径:70厘米,B、C、D、E圆饼中心点偏离路中心线1米;
⑶.饼高:小于车辆最小离地间隙;小型车辆6厘米,其他车辆10厘米;
⑷.圆饼间距:指相邻两块圆饼中心点投影在路中心线上之间的距离;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所考核的圆饼间距为2倍车辆最前轮轴至最后轮轴距,牵引车圆饼间距为1.5倍轴距(轴距是牵引车前轴至挂车最后轴的轴距),其他汽车圆饼间距为2.5倍的车辆轴距。
圆饼数量:牵引车只设A、B、C三个圆饼,其他车辆设置六个圆饼。

2.操作要求
除小型车辆用一挡外,其他车辆用二挡(含)以上挡位,将车骑于圆饼之上通过,车轮不得碰、擦、轧圆饼,并且不得超、轧两侧路边缘线。

九、百米加减挡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操纵车辆挡位的熟练程度。

1.图形设计


2.操作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由起点线起步,在百米内完成从最低挡逐级加至最高挡,再从最高挡逐级减至二挡。

十、起伏路驾驶

目的:考核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平顺通过起伏路面的能力。

1.图形设计

尺寸:
⑴.顶宽、底宽:车轮直径加60厘米;
⑵.深度、高度:大型客车、小型车辆为6厘米,其他车辆为12厘米。
设置:
⑴.凹路面的α角小于车辆离去角,凸路面的β角小于车辆接近角;
⑵.凹路面的深度和凸路面的高度要小于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

2.操作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行驶至起伏路面前20米内制动减速,使用低速挡或者半联动平稳安全地通过起伏路段。

参考文章

[1].福州机动车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考试内容和合格标准:http://www.mzwu.com/article.asp?id=3132
[2].福州机动车科目二/科目三考试评判标准:http://www.mzwu.com/article.asp?id=3133
[3].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http://www.gov.cn/flfg/2009-12/17/content_1489803.htm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848
发表评论
登录后再发表评论!